找到相关内容96篇,用时1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‘杂阿含经’研习:佛说有关在家能证果部份

    如实知者,则于贪欲无余灭尽,瞋恚、愚痴无余灭尽者,则于一切有漏灭尽,无漏解脱,慧解脱,现法自知作证;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’婆蹉白佛:‘颇有一比丘,于此法律得尽有漏,无漏解脱,乃至不受后有耶?’佛告婆蹉:‘不但若一、若二、若三,乃至五百,有众多比丘,于此法律,尽诸有漏,乃至不受后有。’婆蹉白佛:‘且置比丘,有一此丘尼,于此法律得尽有漏,无漏解脱,乃至不受后有不?’佛告...

  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363713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二十八)

    ldquo;严”是庄严,指具足德相。“净”是无垢的意思,因为净土万物不是由有漏心所现,而是由如来无漏所现。由于佛心极为清净,佛心所现的万物也就极为清净。“...ldquo;丽”,是指万物微妙奇丽。这里不能只解释成外观上的美丽,这样还没说出它的深度。实际上这是阿弥陀佛的无漏所现,全事即理,任何事物都是以如来智慧为体,万物上的每个细节都超情离见,微妙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10532325714.html
  • 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

    尽,无漏解脱、慧解脱,见法自知作证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,彼一切悉知四圣谛。   "若得辟支佛道证,彼一切知四圣谛故。   "若得无上等正觉,彼一切知四圣谛故。何等为四?谓...是漏,此是漏之集,此是漏之灭尽,此是趣向诸漏灭尽之道。我如是知、如是见,于是从欲有漏中获得解脱,从有有漏中获得解脱,从无明有漏中获得解脱;获得解脱之后,清楚地了知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凡作已作,...

    Mahinda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252517.html
  • 凡夫七骄七慢与行者七身七大

    何故名慧解脱?答:由彼以慧尽诸漏,未以身证八解脱;故名慧解脱。   [七、俱解脱],大毗婆沙论五十四卷四页云:问:何故名俱解脱?答:障有二分。一、烦恼障,二、解脱障。于二分障,解脱故;名俱解脱。问:若先得阿罗汉果,后得灭定者;彼于解脱障,何等解脱?有漏耶?无漏耶?有说:有漏。以无漏、得尽智时,已解脱故。评曰:应作是说:有漏、无漏、俱得解脱。所以者何?解脱有二种。一者、行世解脱,二者、在身解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853886.html
  • “五重唯识”观辨析

    分为散慧与定慧、有漏慧与无漏慧等。此外,智也以慧为体,如加行智、根本智、后得智,其体都是慧。  然而,所不能独立生起,须依心王而生起,所以,慧心所实际上是不能独立作为能观体的,那么,能观的心王又是什么...观心是以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以及加行智、根本智、后得智为自体。如果是说“唯识三摩地”(唯识定),那可以是有漏心或无漏;但只是定位,不是散位;只是修慧,不是闻慧和思慧;可以是加行智、根本智和后得智。如果是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573513.html
  •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

    熏,绝对是没有我法二执的。有漏心及所不能证得圆成实性,都属于虚妄分别,虽然似乎有能取和所取的相,而不能称为能遍计。因为像佛的后得智无漏似乎也有能取和所取的相,难道佛也是有我法二执的吗?佛后得智现身...遍计所执。诸圣教说。唯量唯二。种种皆名依他起故。又相等四法。十一识等。论皆说为依他起摄故。”《成唯识论》依护法正义,认为一切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、有漏无漏、染法与不染法、心王还是所,都是由于熏习力所变...

    定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673549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(四)

    、分别、正智俱是依他起,相、名一为所诠,一为能诠,此二俱属所变,分别则是能变,此三皆为有漏心;正智为无漏。如如属圆成实摄。(注68)《中边》所说则与《瑜伽》大异,谓名为遍计摄;相、分别为依他,是有漏心心所;正智、如如属圆成实摄,是无漏及境。(注69)《楞伽》所说亦有不同,即相、名属遍计,一为所诠,一为能诠,皆是随情所现;分别是依他起,即有漏心心所等;正智、如如是圆成实摄。(注70)《摄论》所说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344140.html
  • 达摩祖师 “不立文字” 小考

    处所,皆是汝本心,皆是汝本佛,即是是佛亦复如是。  这样来看,达摩祖师的思想是立足于唯心思想。所有一切都离不开这心、这和唯识思想也是相通的。  唯识思想将分为两方面:有漏心和无漏。在心了达之前是有漏心,了达之后是无漏。有漏的烦恼,是有爱着及所得。心中的智慧无法显出时,则执着于一切事物,新罗的圆测大师认为,我们心执于相上,因此无法证得法性,心上执着相,而成为见分,而引起被缚,我们称为相缚。新罗...

    韩)吴亨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0764152.html
  • 三性与三无性解析

    中体现,见分是能遍计,相分是所遍计。要之,这些过程以及众缘所生的所和相、见分,有、无漏,都依他起。按《深密》义,遍计所执相指一切法,假名安立,自性差别,以至随之而对一切法所起的言说,本无定实,但...  依他起自性,分别缘所生。  “依”是依托,“他”即缘,就是条件和根据。一切所法,即是无量见分和相分,都依托众缘而生,包括异生与二乘有漏、无漏。也就是说宇宙万有的一切事事物物,大至宏观,小至...

    纯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2939461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类起源观

    成就阿罗汉,只有阿罗汉在所有五种姓中才是最为第一的。  佛陀说完四种姓即人类起源后,婆悉吒、婆罗堕当即无漏解脱,“闻佛所说、欢喜奉行。”  以上的人类起源说乃是佛口言,所有的佛弟子都应该深入经藏,信...修行,所以其他的婆罗门都看不起他们。  佛陀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告诉两位比丘说:他们那些人都愚昧无知,却又狂妄自大。在佛法中,不讲种姓,没有我慢之。如果有沙门、婆罗门于佛法中持种姓之别,有我慢,那么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1140490.html